专业导向实验的定位是:在经过了通识基础实验学习之后,学生已经具备了学习专业课程的能力,专业导向实验引导学生进入专业培养。
2013版《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培养方案》中设置了由18门理论课的四个专业模块,分别是:高电压与绝缘技术课程群(6门课)、电力电子与电能转换课程群(3门课)、计算机测控与通讯课程群(4门课)和电力系统课程群(5门课)。
与四个专业模块相对应的理论实验课程是:《高电压综合试验与实践》,《电力电子及新能源发电综合实验》,《计算机与通信综合实验》,《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综合实验》,《电力系统分析综合实验》和《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》。图4是实验课与对应的理论课程群的关联性示意图。
通过五门综合性的专业实验课的学习,学生开始建立面向电力系统的专业的实践知识结构,实现由通识向专业的嬗变。
图4 专业导向实验课与对应的理论课程群的关联性示意图